1.1 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青島某工藝品有限公司廢水處理工程
建設單位:青島某工藝品有限公司
項目概要:發制品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含有一定量有害物質和顏色的染料廢水。廢水需經過處理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網。
1.2 設計水量與水質
1.2.1 設計水量
新建污水處理站正常污水量為30m3/d??紤]一定的富余量,因此本污水處理站的設計處理能力為50m3/d。
1.2.2 設計進水水質
水量、水質指標見表1-1,確定設計進水主要水質指標見表1-2。
表1-1 污水站設計進水水質指標
序號 | 項目 | 設計指標 | 實際進水水質 |
1 | COD(mg/L) | 900 | 500 |
2 | BOD(mg/L) | ~300 | 187 |
3 | 氨氮(mg/L) | ~250 | 320 |
4 | TP(mg/L) | ~11 | 45 |
5 | pH(無量綱) | 4~7 | 4-7 |
1.2.3 實際出水水質
廢水處理后排放至城市污水管網,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標準》(GB31962-2015),實際出水水質見下表。
表1-2 污水站出水水質指標
序號 | 項目 | 設計出水 | 11.17號出水 | 11.18日出水 | 11.19日出水 | 11.20日出水 |
1 | COD | ≤500mg/L | 52.2 | 126.30 | 128.16 | 74.96 |
3 | 氨氮 | ≤45mg/L | 42.2 | 14.4 | 8.182 | 17.24 |
4 | TN | ≤70mg/L | 68.28 | 61.72 | 35.98 | 22.16 |
1.3 工藝流程
車間污水經格柵格網截除大的漂浮物、懸浮物后進入地下調節池,在此進行水量調節和水質均化。調節池污水由泵提升至微電解反應器,反應器出水進入反應沉淀器,通過PH控制頭自動加藥,控制PH在7~8左右,沉淀后的水依次進入生化處理系統中的反硝化池和硝化脫氨池內,對有機物和氨氮進行去除,生化系統后的出水進入二沉池,活性污泥通過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泵進行回流,廢水經過二沉后進入后置反硝化池,將剩余的氨氮進一步處理。后置反硝化池采用清水脫氨的方式,池內的污泥主要以填料上脫落的污泥為主,脫落后的污泥沉降性很差,所以末端采用氣浮作為末端處理方式,將漂浮在水中的污泥進行脫除,浮渣進入污泥池,同時氣浮工藝對氨氮和COD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系統的污泥主要來源于前端斜板沉淀反應池和后端二沉池的剩余污泥以及氣浮池產生的浮渣。系統的污泥儲存在污泥池中,并通過壓濾機脫出,達到一定量后外運處置。
1.4 脫氮工藝說明
發制品廢水中,總氮的主要來源是氨氮。進水氨氮濃度在250-300mg/L,對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為更加有效的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脫氨池內加入光華復合脫氮菌,提高活性污泥系統中硝化菌的生物量,促進硝化脫氨反應。氨氮在硝化脫氨池內轉化為總氮,在二沉池內通過污泥回流和消化液回流將硝態氮回流到前置反硝化池,利用進水中的碳源將污水中的硝態氮轉化為氮氣從系統中釋放出去,實現COD和總氮的去除。